3月2日,2023年全省标准化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推动全域标准化工作进行交流发言。
(资料图片)
全省17个地市州,为何咸宁能够脱颖而出?
去年,我市各行业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4个国家级试点、3个省级试点、6个省级地方标准获批立项,发布省级地方标准3项、市级地方标准6项、赤壁青砖茶团体标准6项,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并且就在不久前,商务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第一批典型经验做法,我市“构建‘绿色咸宁’标准体系,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作为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并在全国推广。
如此优异成绩,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我市突出四个聚焦,全力答好全域标准化答卷。
——聚焦机制保障,夯实全域标准化工作基础。
成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公园城市、商贸流通等标准化工作专班,确保全域标准化工作高位推进,制定了《咸宁市“十四五”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明确了各县(市、区)标准制定、体系建设以及试点创建等近100项工作任务清单。
建立经费保障、技术保障机制,为全域标准化提供支撑。出台《关于加快“咸宁标准”建设推进绿色崛起的实施意见》《咸宁市标准化项目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推动标准化工作在各领域深度融合。
——聚焦目标定位,探索全域标准化工作经验。
聚焦“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目标定位,大力推动《公园城市建设指南》省级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创建咸宁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
一方面,着力推动公园城市标准升级,为全国中小城市的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咸宁样本”;
另一方面,以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建设为契机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推动标准化从局部辐射到全域。
目前,我市联合省标质院完成了《公园城市建设指南(国标草案)》《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编制了《咸宁市自然生态公园标准化综合试点建设方案》。
——聚焦重点领域,展现全域标准化优势。
在工业发展方面,围绕“334”产业集群,推进标准制定和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指导相关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快企业科研成果转化。三合机电通过参与标准制定,成为启闭机行业的龙头企业。
在特色农业方面,建成1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5个省级农业标准化试点以及多个地方标准,积极创建咸宁市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城市,编制桂花、枇杷等六大特色农产品涵盖供应链全环节的区域标准体系。
在政务服务、公共安全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我市本级、咸安区、崇阳县3个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实现行政许可提前办结率达96.5%,群众满意率达97.8%。
——聚焦监管履职,形成全域标准化氛围。
积极开展对标达标质量提升行动,对森工板材、纺织服装、食品生产等8个领域130余家企业提供指导。
结合实践活动走访企业,现场指导企业完善试点申报材料,提高立项成功率。
举办标准化管理人员培训、“千人百企”培训以及标准化知识普及宣传工作,推动形成全社会“了解标准、重视标准、参与标准”的良好社会氛围。
实践证明,只要不断拓展全域标准化的深度与广度,丰富“标准化+”的内涵,咸宁全域标准化工作必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文虎 通讯员 黄泽中 吴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