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枇杷黄似橘,谁思荔枝同此时”。眼下,通山县3.8万亩枇杷喜获丰收,果农们忙着采摘销售,享受丰收的喜悦。
在通山县大畈镇大坑村种植大户袁理卿的枇杷园里,一颗颗金黄的枇杷沉甸甸挂满枝头,袁理卿和几名工人正在果园里采摘枇杷。
袁理卿说:“今年我种植枇杷160多亩,产量很好,每亩产量是在2000多斤,总产量可能有3万来斤。”
(资料图片)
枇杷能有这么高的产量,这在过去,袁理卿做梦都不敢想。袁理卿种枇杷已有20多年,过去受品种、市场、储存等诸多因素影响,种枇杷并不挣钱。
近几年,通山县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农户改种“白玉”“冠王”“大五星”等精品枇杷,促进枇杷产量和效益提升。袁理卿的160亩枇杷园全部改种了“大五星”,他还因此享受到了政府每亩1300元的产业补贴。
袁理卿说,“大五星”个头很大,最大的有100多克。它的价格比原来翻了三四倍。最好的可以卖到20块钱一斤,现在“大五星”每亩的经济效益比原来增加了七八千块钱。
通山地处幕阜山脉腹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枇杷种植。该县种植枇杷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过去,这里的枇杷品种不优,产业效益不高。近年来,当地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农户改良品种,扩大种植规模。
大畈镇党委书记徐良开说:“果农积极性很高,发展势头也很喜人。目前,大畈镇枇杷产业种植面积已达2.4万亩,全镇种植的果农已经达到了3200余户,每户预期年增收可达到1万元以上。”
枇杷的挂果期很短,不易储存。为解决这一难题,通山县着力引进枇杷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如今,全县已引进枇杷产品加工企业3家,成功开发出枇杷膏、枇杷酒、枇杷饮料、枇杷花茶、枇杷肽、复合枇杷片等深加工产品。在枇杷主产区大畈镇,总投资1.1亿元的枇杷冻干加工生产项目已进入量产,该项目采用真空冻干技术将枇杷鲜果做成冻干,可使鲜果的附加值增加3倍。
大畈枇杷冻干加工生产项目负责人王清说:“真空的环境下更易储存,而且最大的保持了它的营养成分。枇杷现在一天可以加工3吨,一年1000多吨。”
近年来,通山县把枇杷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坚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产业质效提升。该县连续五年举办大畈枇杷旅游节,持续打响“大畈枇杷”品牌。今年,通山县3.8万亩优质枇杷喜获丰收,枇杷鲜果产量预计达到2.12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可达2亿元。
通讯员 王贤波 孟军 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