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王远昆、曾子怡、刘天睿)7月18日,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听涛乡村振兴实践团赴赤壁市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法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金明浩、法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马秋芬亲自对本次调研进行指导。
本次调研团队一行来到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农公司”)位于赤壁市赤马港办事处的鲁庄基地,深入田间关心猕猴桃生长情况。马秋芬老师带领实践团成员同基地负责人展开交流,深入了解基地猕猴桃的选种、种植以及销售情况,在交谈中了解到国产猕猴桃有着品牌知名度较低,品牌形象和口碑相对薄弱等问题。
指导老师马秋芬带领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观察
【资料图】
随后实践团一行前往鲁庄村村委会,指导老师马秋芬及实践团成员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当地猕猴桃产业发展为主题与村委会书记王大明同志进行座谈交流。
在座谈中团队了解到猕猴桃产业在当地的快速发展,解决的最大问题便是周边村民的就业与增收问题。鲁庄村村民既可以通过主动种植猕猴桃实现增收,也可以通过村企合作社的带动作用致富,从而多维度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听涛实践团与王大明书记进行座谈交流会
王大明同志还表示,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与村民命运紧密联合。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为村民的经济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村民不仅闲时可通过务工年增收1万元,长期务工则增收达4.5至4.8万元。猕猴桃产业在带动村民增收同时,也解决了村内困难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功使当地16户贫困户顺利脱贫。不仅如此,神山兴农公司承包鲁庄村土地1200多亩,成功解决土地荒废问题,改善了村内的生态坏境,减少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王大明书记为实践团介绍鲁庄村猕猴桃产业情况
在赤壁神山兴农公司的带动下,鲁庄村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指导老师马秋芬在与王大明书记的交谈中了解到,此地存在青壮年留村比例不足五分之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难以解决的产业发展瓶颈。马秋芬老师就以上困难提出加强品牌保护、开展电商销售、增加猕猴桃副产业、宣传特色文化吸引年轻人回流等多项解决建议,真正将建议落到实处,为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助力乡村振兴。
指导老师马秋芬在座谈会上进行发言
听涛团队队长曾子怡与团队核心成员王远昆、刘天睿等青年学生则立足于年轻人视角,提出以新媒体创新宣传的模式对赤壁猕猴桃品牌进行推广,打造全新且具年轻化的产业新标志,为促进产业转型乡村振兴注入青年新力量。
听涛团队与王大明书记在鲁庄村委会门口合照
展望未来,村支书王大明坚信赤壁猕猴桃产业将继续追求创新与发展,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打造更加绿色环保和高效可持续的种植模式,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对听涛团队本次实践工作的意义表示肯定。
经过此次行程,听涛实践团成员对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落实的意义有了更全面更宏观的认识。同时也被兴农公司这样坚持传承农业文化带动乡村发展村民致富的那份坚持所震撼,他们将秉承信念、坚定不移地进行文化传承发展,以他们的行动,彰显青年人对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心和无限热爱。为全社会树立了努力向上的楷模,激励着更多的青年人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