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来越多的Biotech,靠卖药实现盈利

氨基观察
2023-03-01 10:15:13

创新药企自带光环,也承担着最大的压力。所有人都在看着,它们何时能够证明自己。

对于它们来说,商业化是大考。在商业化世界,它们没有选择,唯有通过冷冰冰的销售额数据来证明自己。这一难度丝毫不亚于创新药研发。

或许,在残酷的商业化世界里,创新药企会有一丝怀念,那段药物尚处于研发阶段的蜜月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但不管怎么说,“把钱变成药,再把药变成钱”是所有创新药企需要经历的闭环。决定输赢的,往往不是天花板,而是谁能更快补足短板。

随着创新节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必然要去尝试打通这一闭环。

盈利节点之问

对于Biotech或者Biopharma来说,亏损实属正常。

由于需要投入巨大的研发资金和渠道建设、市场推广费用,生物科技公司在商业化早期阶段,可能呈现收入增长,研发投入、销售费用增长,亏损额扩大的情况。

只有到了后期,当产品、渠道建设相对稳定,虽然研发投入还在高速增长,但是费用率得到控制,加上营收持续增长,才能逐渐进入盈利周期。

坦白讲,这需要时间。Biopharma的盈利周期,可能需要5年,或者10年,甚至更长。

鉴于大部分国内Biotech仍然处于发展早期,亏损也在情理之中。当然,市场依然十分关注Biotech的盈利节点。

毕竟,以信达生物们为代表的门面,看起来距离盈利依然还有一定距离。

2021年,信达生物已有6款产品问世,总收入达到42.6亿元。但是,赚的多亏的也多。同期,信达生物亏损31.38亿元。

再比如,泽璟制药。在成立的前十几年间,泽璟制药没有任何收入。2021年6月泽璟制药多纳非尼获批上市。2022年,泽璟制药营业收入3.05亿元,亏损4.62亿元。

不过,你可能会说,2021年已经有部分Biotech实现了盈利。比如,百奥泰。2021年,百奥泰收入8.37亿元,净利润8194万元。

但仔细看下来,我们不难发现,百奥泰的盈利,主要来自于贝伐珠单抗类似授权出海所获得首付款。在2022年没有出海的情况下,百奥泰亏损达到4.6亿元。

能否依靠创新药的销售实现盈利,这依然是大部分中国创新药企需要去回答的一个问题。

上岸者开始浮现

上述问题的答案,并没有让我们等太久。2022年,部分创新药企开始步入盈利节点。

比如上海谊众药业,2022年营收2.36亿元,净利润1.42亿元。再比如艾力斯,2022年艾力斯营业总收入7.96亿元,扣非净利润8014万元,由亏转盈。

拿艾力斯来说,为其业绩由亏转盈作出主要贡献的是伏美替尼。目前,艾力斯的全部收入都来自于伏美替尼。

伏美替尼是一款第三代EGFR-TKI抑制剂,目前在国内获批一、二线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

非小细胞肺癌是大适应症,拥有广阔的市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1年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达到81.1万人,对应的药物市场规模达到34亿元。

在这一大适应症下,伏美替尼能够分一杯羹,实现盈利或许不让人意外。

当然,除了适应症的选择,艾力斯自身的商业化策略选择也很重要。

在商业化方面,艾力斯选择两条腿走路。一面自建了约 480 人的营销团队,负责核心市场的约1000家医院。另一面选择抱大药企大腿,与复星医药就广阔市场约1500家医院的推广达成了合作。

对于正在亏损线上挣扎的Biotech们来说,艾力斯的商业化策略颇具参考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选择自建团队还是依靠大药企,是很多Biotech在商业化之路上颇为纠结的一个选择。

选择前者,搭建销售团队开销过大,容易拖垮Biotech现金流;选择后者,又意味着没有自己的商业化团队,想要成为Biopharma成了空谈。

而艾力斯的选择,证明了在自建团队和与大药企合作的商业化策略选择上,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偶然还是必然

当然,盈利不等于上岸。

艾力斯就是一个例子。虽然艾力斯业绩增长迅猛,但盈利能否持久依然要打个问号。

因为,目前艾力斯所面对的情况并不乐观。在核心管线第三代EGFR抑制剂的竞争中,一边是仍然强劲的前浪,另一边是凶猛上岸的后浪。

前浪,是豪森药业的阿美替尼和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这两款产品的问世时间均早于伏美替尼。

后浪,则是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药物。目前,国内有4款第三代EGFR-TKI正在申请上市。这也意味着,在不久后就将会出现多款第三代EGFR-TKI同台竞技的局面。

为了稳住局面,伏美替尼发动价格战。在2022年的医保谈判中,为了能继续留在医保目录中,伏美替尼降价25%左右,年费从8.5-9万/年降至6.7万/年。

除了伏美替尼,艾力斯管线中的五款产品,RET抑制剂、KRAS G12C抑制剂、KRAS G12D抑制剂、SOS1抑制剂、第四代EGFR抑制剂均处于临床前阶段,距离上市仍有较远距离。

在这一背景下,基于降价和竞争对手增多的双重压力,艾力斯能否依靠伏美替尼,不断驱动业绩增长显然存疑。

好的一点是,艾力斯粮草还算充足。据艾力斯2022年中报,公司仍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0.2亿元。再加上伏美替尼的收入为公司不断输血,艾力斯仍然有钱、有时间为未来谋划。

如何持续证明自己具有盈利能力,将会是上岸者们的难题。

总结

不管怎么说,这些药企上岸的例子,对于整个中国创新药行业来说,已经是一项又一项的 “里程碑”。

过去两年,在医保控费、创新药内卷的大背景下,市场上出现这样一种声音:创新药逻辑已变,高额的成本对应有限的支付市场,中国已经没有创新药的商业化下半场了。

在依靠本土市场的情况下,这些Biotech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无疑直接打消了这些质疑。

当然,在积极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一些问题。

在如今创新药研发内卷的大环境下,要想像过去一样,依靠一款大单品保持业绩长青已经不大现实。

随着医疗体系改革的持续深入,唯有再创新药研发不断突破,拿出更强、更好的药物,才能在充满惊涛骇浪的医药江湖活得更久、更好。

责任编辑:376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