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夜游”成为一大亮点。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共123个集聚区入选。目前,我国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已达243个。
记者了解到,多地多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举措,促进夜间经济发展,一些企业也在激活夜间消费上持续发力。
(资料图片)
夜间消费持续升温
主题乐园夜游、乘船夜游、城市夜游观光、夜场灯光秀……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夜游”成为一大亮点。
看着黄沙与明月融合的绘卷缓缓展开,一曲伎乐飞天的惊鸿之舞惊为天人,广州市民王女士一家三口欣赏着敦煌文化的历史长卷。据广东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夜间开放参与观众已逾万人次,“博物馆之夜”大大促进了文创消费。
在北京,多次打卡环球影城的邓女士感慨,如今这里夜间人气颇旺,晚上8时餐馆都要排队20分钟。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12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北京环球城市大道、北京欢乐谷、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湖南岳阳楼、苏州同里古镇等上榜。
在上海,夜间休闲娱乐明显升温。美团数据显示,8月以来,上海夜间休闲娱乐订单环比增长42%。上海金桥、五角场、长寿路、康桥和人民广场的订单量排前五位。从增速看,上海老码头、新乐坊和叶榭镇是8月夜间娱乐消费增长最快的地方。
途牛旅游网出游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夜游经济的带动下,各大旅游景区、主题乐园纷纷推出夜游主题产品及相关节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
在点亮城市夜生活的同时,夜间消费也增添了烟火气。美团数据显示,8月1日至8月28日,上海夜间堂食订单环比增长50%,夜间外卖订单环比增长20%。
从全国来看,8月1日至8月28日,全国夜间堂食订单同比增长35%,夜间休闲娱乐订单同比增长27%,均高于白天订单增幅。
深度挖掘市场空间
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关利欣表示,夜间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黄金时段”。她分析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超过全天的一半。21时至22时,是淘宝成交最高峰,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超过36%。21时至23时,是短视频网站的访问高峰。22时至第二天凌晨1时,餐饮外卖订单量出现明显增长。
“夜间经济在于顺应消费者即时需求,延长商户经营时间,创造新的市场增量。”美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平台数据看,随着夜间消费需求激增,餐厅、便利店等各类商户均延长了营业时间。
夜游经济对旅游消费的带动作用同样显著。根据携程数据,今年以来,下单夜游类景区门票的消费者中,近5成也在该目的地订购其他旅行产品。
记者了解到,多地纷纷出台相关举措,鼓励夜间餐饮、文化娱乐、旅游等活动,激发夜间消费活力。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200多个城市推出夜游线路、夜间演艺和展演等夜间文旅振兴计划。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发布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举办夜间消费节等系列活动。
据了解,北京重点打造10个“夜京城”特色消费地标,培育10个市级“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等夜间特色地标及场景,更好地满足高品质、多层次夜间消费需求。上海400多家夜间商场、8万多家夜间餐厅、4000多家夜间娱乐场所构成了城市“夜态”,3700多家24小时便利店、800多家星级酒店丰富了夜间经济生态,2022“上海夜生活节”火热异常。
此外,宁夏举办2022“夜宁夏潮生活”主题促消费活动,打造“夜游、夜娱、夜购、夜食、夜健、夜读、夜宿、夜展”八大场景。郑州第三届“醉美·夜郑州”消费季活动期间,出台一系列促消费、稳增长政策措施,总计投入超过4亿元,直接带动消费约150亿元。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在专家看来,促进夜间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创新消费供给、优化消费环境、规范消费行为,打造更加完善的夜间经济生态。
首先,拓展多元消费场景。关利欣建议,顺应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多样化消费需求,结合夜间经济所涵盖的假日休闲、夜间娱乐等多种场景,优化特色美食、购物娱乐、户外运动、旅游民宿等消费体验。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夜间体验消费项目,丰富夜间经济业态模式,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
其次,打造夜间经济品牌。关利欣表示,应推动会、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打造夜间会展、赛事、演出等活动品牌。突出城市自然资源、人文特色、历史文化等优势,差异化打造夜间经济城市IP。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步行街改造提升等举措,完善消费载体空间布局,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引导夜间消费潮流。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动集聚区建设上规模上效益,对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复苏及产业恢复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提升城市活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新引擎。要积极引导各地在做好常态化防控前提下,加强营销推广和品牌建设,持续推动集聚区提质升级,使集聚区成为居民夜间消费的首选。
再次,完善城市管理与服务。“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改善城市夜间交通、照明等系统,创新城市管理、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等社会管理方式,明确夜间固定及临时经营的时间、地点、经营范围等规则,延长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等开放时间,形成政府推动、市区联动、部门互动、多方参与的夜间经济公共服务格局。”关利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