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智能网联化让产业链出现巨大变革,当智能硬件“上车”,软件开始登台唱戏,实现更多“懂你”的服务,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开启软硬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智能汽车时代,软件企业面临哪些机会,软件与汽车如何相互赋能和成就,汽车软件还有哪些痛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汽车业务乘势而上 6000名软件工程师投入汽车板块
东软集团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东软的四大业务为智能汽车互联、智慧城市、医疗健康、企业互联及其他。其中智能汽车互联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9.98%。上半年东软新增的定点订单覆盖比亚迪、长城、奇瑞、吉利、一汽、上汽、宝腾、日产、宝马等车厂。智能汽车互联业务新签车厂定点再创新高,智能座舱等汽车电子业务快速增长,V2X(车联网)安装量居国内第一。
作为中国较早上市的软件企业,东软进行了多次转型,近年,东软对业务布局有了更新的认识,特别是收入占比越来越大的汽车业务。
刘积仁说,消费者使用汽车的目的在变化,过去汽车是交通工具,如今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尚。汽车灵活性、功能性不断扩展带来的开放性需求对汽车软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东软目前在汽车未来功能全栈、全域的布置上已形成整套解决方案。组织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东软集团,主要做成熟技术,每年为100多万辆车服务;另一个是东软睿驰,定位为创新公司,主要做基础性软件和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相关业务。
刘积仁说,东软已经和全球50多家汽车厂家合作,量产产品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200多个机型。
为了满足全球交付需求,东软在美国、德国、罗马尼亚、马来西亚、日本建立了分支机构。9月下旬,东软在武汉投资了新研发基地,预计配备4000名软件工程师,正是为了服务汽车产业。
“过去30年间,东软汽车业务的成长和发展从未停止过,如今,东软有6000名软件工程师做汽车相关软件研发。”刘积仁说。
软件与汽车正在互相定义
汽车软件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普华永道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软件在消费者感知价值中占比将达60%,汽车软件数量增长将超过300%。
当汽车越来越智能,最显著的影响是软件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服务成为车内重要组成部分,制造汽车也是在制造服务、创造服务。
“都说未来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作为软件企业,应该看到汽车也在定义软件。”刘积仁说,软件是一种艺术,汽车是一种工程,当艺术遇到工程,能否保证成本、质量、交付时间是对软件企业的挑战。
汽车在满足安全驾驶之外,要满足不断升级迭代的体验,这使得车内软件越来越多,也使得软件更新变成常态。可以看到,未来汽车功能几个月就会更新一次,就如手机软件几个月更新一次一样。
刘积仁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势力的崛起,让汽车信息化全面渗透。在智能网联时代,中国消费者使用手机的体验对汽车体验产生很重要的影响,直接导致汽车软件大变革。消费者对汽车的新需求也让我们有机会在这一轮竞争中成为全球汽车信息化软件的创新者、领先者,甚至是领导者。”
不过,汽车软件和电脑软件、手机软件并不同。汽车对软件架构、服务、配置的要求,中央化、云化对汽车的要求,以及越来越复杂的功能对汽车计算能力的要求都是汽车行业所特有的。
“东软在汽车软件行业耕耘了30年,前20年积极进军国际市场,主要为美国、德国、日本汽车客户提供服务,最近10年回到国内发展。这30年的积累,让我们认识到软件和汽车融合的最大挑战,是按期交付的难度以及软件质量需要绝对的保障。”刘积仁表示,电脑出问题可以重启,汽车出问题就是人命关天。此外,如何保证在云化、互联化过程中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都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智能汽车软件面临哪些痛点?
汽车和软件两个不同的行业融合势必带来一些新的痛点问题。
刘积仁坦言,汽车作为制造业,对精准的要求很高,汽车领域的软件一定是独特的,首先要安全可靠。
如今的汽车对安全的要求和传统时代不同,要涵盖网络攻击,包括在自动驾驶的环境下黑客侵入,云连接下对汽车独立性的保障,以及信息的标准等。
汽车的基础软件、操作系统和传统商业环境中的操作系统要求也不同,需要满足实时、可靠、适配等。
“东软在汽车领域有长时间的积累,这种积累给我们带来最大的体会就是敬畏,汽车绝对不是一个‘躺倒的手机’,汽车软件的交付也不应该那么快,因为它涉及到安全、认证、验证的过程。”刘积仁说。
再从消费层面看,品牌竞争加剧带来的价格竞争让车厂很有压力。汽车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成本也会越来越高。软件不能自动化,需要软件工程师,而工程师越多,成本就越高,如何控制成本是未来的一大挑战。
同时,消费者对未来汽车服务的个性化要求,比如“找最近的咖啡店买一杯20元以内的咖啡”“在20公里内找一家店买打折运动鞋”等等,这就要求车路协同、云应用都要跟上。任何一个车企做出特别体贴“懂你”的产品,竞争优势就越发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