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19日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营业收入及其他收益43.18亿港元,同比下跌19%;主要业务收入为43.24亿港元,同比下跌17%;盈利22.63亿港元,同比下跌30%,环比上升4%。
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面对多重压力,三季度业绩仍表现稳健。虽然财务数据较去年同期有所下跌,现货市场表现持续疲弱,但新股市场出现复苏迹象,衍生品市场交易畅旺,沪深港通和债券通亦有不错表现。“我们已经为迎接市场回暖做好准备。”他说。
(相关资料图)
前9个月展现强劲韧性
今年前三季度港交所的主要业务收入为136.02亿港元,较去同期的新高纪录下跌13%,原因是平均日成交额下跌令交易及结算费下跌、沪深港通北向交易平均日成交额减少以及来自电子认购IPO的存管费用减少,但保证金投资收益净额增加已抵销部分跌幅。港交所外部组合受全球股票及固收市场的疲弱表现影响,前三季度公平值亏损净额为6.59亿港元。因此,前三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较去年同期减少18%。营运支出同比上升13%,主要由于雇员费用及专业费用增加,以及科技及其他营运和战略举措的投资金额增加。
按季度比较,2022年第三季主要业务收入环比下跌4%,原因是现货市场成交金额下跌令交易及结算费下跌,但保证金投资收益净额增加已抵销部分跌幅。然而,2022年第三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环比增加2%,原因是虽然主要业务收入减少,但外部组合公平值亏损收窄,把主要业务收入的减幅抵销有余。由于营运支出大致持平,第三季度股东应占溢利达22.63亿港元,环比上升4%。
虽然港交所在今年前9个月的平均成交金额,相比去年前三季度的最高纪录下跌31%至1241亿港元,但衍生品市场表现出色。前三季度期交所衍生品成交合约张数创新高,期内平均成交合约张数同比上升26%,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反复波动下客户的对冲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因为市场对港交所新推出的衍生产品的需求增加。
另外,今年第三季度IPO市场回暖,前三季共有56只新股在本地市场上市。新股市场持续吸引许多公司申请在香港发行新股,截至9月30日共有144宗上市申请正在处理中。这帮助亚洲成为前9个月IPO集资额最高的地区。
业内人士认为,港交所三季度的表现符合当下市场预期,业绩展现了强大韧性。
多项战略举措为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欧冠升表示,此前,港交所推出连接中国与世界、连接资本与机遇、连接现在与未来三大战略,取得良好效果。在三季度港交所收获颇丰,期内先后公布或实施了多项重要战略举措,包括ETF纳入互联互通合资格证券、开始筹备“互换通”、推出“投资服务通”、成立香港国际碳市场委员会,以及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和市场优化措施,这些都为业务和市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其中,沪深港通于7月4日起纳入合资格ETF进一步拓展现行互联互通机制,首批合资格ETF包括四只南向ETF及83只北向ETF。这有助香港和内地的ETF生态圈发展,同时满足投资者对增加产品种类的需求,并进一步促进区内资本市场的持续互联互通。
港交所今天还建议设立新渠道,扩大香港现有上市制度,允许特专科技公司来港上市,新规则将适用于五大特专科技行业的公司,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特专科技公司将分为已商业化公司和未商业化公司,后者因为风险较高,规定也较为严格。
港交所将就此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市场咨询。咨询文件指出,已商业化公司的定义,是经审计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特专科技业务所产生的收益至少达2.5亿港元,上市时预期最低市值80亿港元,未商业化公司则要达到150亿港元。所有申请人须在上市前,已从事研发至少3个会计年度,已商业化公司研发投资金额须占总营运开支至少15%,未商业化公司要达到50%。
展望未来,欧冠升表示,将继续投资人才与科技,同时积极审慎地管理成本,圆满落实各项工作,致力于实现建设“面向未来的领先市场”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