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落下帷幕。在这场盛会上,黑科技、新玩法、活力文化等新元素在展会上接连亮相,传递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信号。
(资料图片)
“黑科技”赋能智慧文旅
音乐机器人与激光琴的拨弦和鸣、陆羽《茶经》与恩施茶产业的机械臂倒茶、武当山太极文化的智能穿戴表演、来自光谷的3D打印……走进8万平方米的文化旅游博览会展馆,有趣的“黑科技”处处可见。
观众在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上的武汉馆参观。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炫酷又震撼,尤其是光影技术下的大美中国馆以及超科幻的武汉馆。逛一天展就走遍了整个中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各地大好山河与风土人情。”来自湖南的游客白梦圆说。
在音乐驿站表演现场,几十个小型音乐机器人伴着荆楚特色音乐欢快起舞、动感十足,同样情绪激昂的还有展位负责人蔡泽锋。“如此热闹拥挤的场面令人激动,作为参展商,我们明显感到了经济复苏的活力。”他说。
图为在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上跳舞的音乐机器人。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科技赋能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体验感,还为智慧文旅提供了新思路。展馆内的中国电信展区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与业内人士交流探讨。据展区工作人员杨朝介绍,借助云存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开发的文旅视频AI分析及综合监测系统,可为景区提供指挥调度、分析决策等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旅游管理能力。
个性玩法扮靓都市生活
在新业态展馆里,一处金黄色的“田野”格外引人注目,人们席地而坐、悠闲惬意。“田野”里的稻草人、草垛、帐篷、茅草屋共同构成了人们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心愿。
作为本次文旅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之一,2023全国露营大会4月14日在武汉东湖启幕。悠悠东湖畔乐声飞扬、灯火璀璨,230顶各类帐篷分布于草坪和湖边,来自全国的137家展商展出了近50辆房车和900余件各类露营装备。
“营地露营着重打造草地音乐节、亲子游戏等互动式体验。”途居双峰山露营基地负责人胡孝军说,“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101个房车营位已预订一空。
冰雪运动、山地索道、攀岩等玩法也纷纷亮相。辽宁馆的旋转雪道上,游客们握着雪杖、踩着滑雪板,竞相拍照打卡。湖北恩施等南方城市的冰雪资源也逐渐“盘活”,带着最新、最潮的装备来参展。
观众在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上的辽宁馆体验冰雪运动装备。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旅游休闲日渐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日常选项,同时催生了包括露营经济在内的旅游新业态。快速发展的露营游、郊野游、乡村游等,在促进休闲消费、培育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推动了旅游休闲领域的创业创新。
“文物活化”唤醒“沉睡”的历史
在江苏馆内,一面多人交互三维文物展示大屏——显真阁颇受游客青睐。屏幕上陈列着来自常州博物馆的文物,手指轻触、滑动展品,就能观赏其3D全貌,栩栩如生。
“利用超细节模型显示、实时光影动态光线追踪等手段,全方位高精度还原文物,让远在江苏的文物也能在湖北可观赏。”江苏馆工作人员孙炜迪说,运用科技让历史“活起来”,为文物的研究、修复、还原、展示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
图为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江苏馆里的多人交互三维文物展示大屏。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甘肃馆“我在敦煌画壁画”数字虚拟体验活动现场围满了小朋友。5岁的张孟石在电子屏上选择壁画线稿,用朱红、佛手黄、落英淡粉等岩彩进行填充。瞬间,一幅《双鸽纹》壁画便从遥远的莫高窟“走”出来,跃上电子屏“活”了起来。“第一次尝试‘画’壁画,觉得很好看、很好玩!更想去敦煌莫高窟旅游了。”张孟石神采飞扬地说。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在本届文旅博览会论坛上表示,各地应以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契合公众的精神追求,以文物活化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通过旅游和文创业态的培育,让历史“活”起来、人气“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