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关注:华中大新闻学院融合为根 育人为本 服务为要 创新为魂

新华网
2023-06-27 09:51:21

1983年春,学院的前身华中工学院新闻系成立,是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创立的第一个新闻院系,以“文工交叉,应用见长”为发展理念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新技术思维,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胜任中外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四十年来,培养了近万名优秀毕业生,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转型改革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文 | 张明新

1952年秋,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华中工学院正式创办。学校在追求卓越、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率先打破新中国1950年代高校调整以来单科院校的建设模式,于1980年代探索创办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之路。1983年春,学院的前身华中工学院新闻系成立,是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创立的第一个新闻院系,以“文工交叉,应用见长”为发展理念。1998年春,以新闻系为基础成立学院,在时任校长周济院士的建议下,院名定为“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学科特色一目了然。

四十年来,学院坚持“文工交叉,应用见长”理念,走新闻传播科技与新闻传播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实行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交叉融合,秉承“面向未来、学科融合,主流意识、国际视野”的建设思路。坚持“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精神传统,勇立潮头,持续推进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理念与机制转型,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近万名复合型创新性新闻传播人才,推进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全球影响力。

开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范

我院一直以来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首任系主任汪新源教授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文理知识渗透的新闻专业人才,我们和人大、复旦、武大办的新闻学专业不一样。”在历任系主任/院长的坚持下和创新中,学院形成并不断深化自身特色,在新闻传播学传统的人文学科和“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建设模式之外,开创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工医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模式。

从“文工交叉”到“多学科融合”的新闻传播学建设模式,学院的发展转型历经了四个阶段。1983至1997年以文理渗透为特征,强调以文为主、以理工为辅。1998至2007年以大跨度交叉为特征,实行新闻传播学与信息科学大跨度远程交叉。2008至2017年倡导文工交融,强调新闻传播学与工科的交叉融合。2018年以来,强调多学科融合的思维,表现为新闻传播学与工科、理科、医科等学科的深度融合。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是首要。截止到2023年春,学院共有全职教师42名,其中1/3拥有理工医科背景。学院建设了跨学科的师资团队,实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平台建设的改革创新。1998年,首创全国网络新闻教育,从理工科专业招收二年级学生进行培养。在课程建设上,突出学科交叉融合性的课程,开设诸多新兴前沿课程,包括《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计算广告》《媒介地理学》《数据挖掘》《WEB信息架构设计》《健康传播》等。学院筹措资源,建成600平方米的全媒体与智能传播实验中心,建设了融合媒体演播室、融合媒体教学实训中心、融合媒体视音频摄制中心、实验教学云平台、虚拟仿真和创客自主学习平台,打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的全新设施。

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1983年秋,新闻系甫一成立,即根据湖北省委宣传部的要求,招收了百余名干部专修班学员,后又为湖南、广东和中央部委培养专修班学员。1984年,学院开始招收新闻学专业本科生,此后招收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

硕士教育起始于1987年的新闻学专业,后拓展到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广告与媒介经济、传播学专业。2011年开始招收培养新闻与传播、出版的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起学院开始自主培养新闻学博士生,2005年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广告与媒介经济、传播学专业博士生,后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公共关系博士点。2007年,学院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自此,学院建设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全程式新闻传播高级人才培养链。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新技术思维,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胜任中外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理论功底与业务技能、实践精神与创新思维的均衡发展。学院切实贯彻新文科理念,强调专业底色和新闻理想,强化实践教学和协同育人。

目前,学院5个本科专业皆为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持续调整优化培养体系,与时俱进地开发系列新兴课程包,建设多元协同、内容新颖的实验平台,强化学生跨学科、复合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养成。通过制度化的保障机制,学院以迭代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手段,有规划地建设涵盖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充分保障。在教材建设方面,学院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编撰出版系列新兴教材。最近八年来,两度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40年来,学院培养了近万名优秀毕业生,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转型改革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华中大新闻学院融合为根 育人为本 服务为要 创新为魂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 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聚焦重大战略服务国家需要

聚焦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建构新型主流媒体、媒体与国家治理、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学院组织精干力量开展科研和服务工作。学院还注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积极为湖北省战略决策提供咨询,深度介入县级融媒体建设,为地方培训新闻宣传人才。2020年,近200名师生冲锋在抗疫一线。

近年来,学院重点建设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等智库平台。2013年,学院成立智库机构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旨在推动国际传播研究。2021年,以该研究院为基础,学院申报获批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张昆、李卫东、陈薇等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实行有组织科研创新,推进学术研究和咨政服务。团队连续开展“寰球民意指数”民调,立体式呈现全球民意图景,精准把握世界舆论态势,为国际传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与中国外文局共建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是中央部委与高校共建的唯一一个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智库机构,负责人陈先红教授发起的“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是新闻传播学者将科研转化为国家公共产品的有益探索。以钟瑛教授、余红教授等为代表的团队,连续十年来持续推出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蓝皮书,对新媒体平台、议题、重要案例进行考察与社会责任剖析,为新媒体治理提供理论资源与方法支撑。

立足中国大地推进知识创新

学院坚守“多元包容、推陈出新”理念,坚持科学研究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创新指导新闻传播实践的理论知识,致力于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长期以来,学院在新闻传播史论、新媒体传播、战略传播三个支柱性学术方向形成学科优势。在新闻传播史论方向,以吴廷俊、程世寿、申凡、孙旭培、张昆、赵振宇、石长顺、何志武、刘洁、唐海江、王溥、牛静等教授代表的几代学者,聚焦新闻传播的历史、理论、方法、伦理等根本性论题,围绕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思想史和媒介史,书写了中国新闻传播基础知识的精彩篇章。在新媒体传播领域,以钟瑛、郭小平、李卫东、余红等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聚焦中国语境下的新媒体技术发展、产业变革与治理,立足于跨学科视野,系统阐释了新媒体传播的中国经验。在战略传播领域,以张昆、陈先红、李华君、陈薇等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聚焦对外传播、公共外交、国家公共关系、国家叙事等时代论题,立足于中国和全球传播新格局新生态,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价值的国家战略传播理论模式。

近年来,学院在媒介与文明、科学与健康传播、智能传播方向发力,培育新兴学科增长点。在媒介与文明方向,唐海江、袁艳教授等学者基于历史与当下、中国与西方的跨时空对话,以媒介为视野考察人类文明的传承演变,提供了阐明新时代中国文明与人类命运的知识洞见。在科学与健康传播方向,张明新、郭小平、余红、闫隽等学者,聚焦健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普及等国家战略,关注健康传播、环境传播和科学传播等关联性领域,特别以新冠疫情防控为关切,为促进东西方理论对话和基于本土经验的知识创新作出贡献。在智能传播方向,徐明华、李卫东、徐涵等学者,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的思维方法,关注多种新技术对媒体形态、新闻生产、用户行为的影响,分析媒体演变的未来趋势,构建了智能传播的理论图景。

面向未来,学院将持续坚守“创新为魂”宗旨,夯实学科根基,推进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设。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院长)

责任编辑:239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