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阳逸冰(剧作家,戏剧评论家)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根据陈彦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话剧《主角》(编剧曹路生,导演胡宗琪,主演刘李优优),在舞台上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充满三秦大地所赋予的勃勃生机、闪烁独特魅力的人物形象——忆秦娥。
【资料图】
该剧由六部秦腔剧目精巧地连接起来,每一出戏中戏都是主人公命运嬗变的一个新的转向平台。全剧架构与内容表达非常熨帖,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发展到哪个阶段,就由暗喻主人公内心的那部戏成为一个“局面”(戏剧情境),然后再由具有不同戏剧关系的人物,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结成“扣子”(戏剧情节)。
譬如,在排演《游西湖》(李慧娘冤死之后,不屈地复仇,救出裴生的故事)的时候,封潇潇前往西京,探望忆秦娥。恰巧,正在被忆秦娥驱赶的刘红兵,竟狡诈地以男主人的身份“热情”接待他,故意制造忆秦娥早已属于自己的假象,气跑了封潇潇,让忆秦娥有口难言,百口难辩。主人公这只“冤死的小羊”,就这样被狼捕获了。
编导以六部由主人公担任主角的戏中戏为“璎珞”,连缀主人公命运诡秘变化的“金线”,编织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通过使用秦腔剧目,表现秦腔主角演员所在的秦腔舞台上下的戏剧与生活,也就把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忆秦娥的形象越感人,就越引人探求她的命运之谜。她的命运颇为诡谲——譬如,九岩沟的放羊娃,咋就成了“秦腔小皇后”?假如我们不去重复众所周知的解读命运的道理——像“不吃苦中苦,哪能人上人”之类——我们就会发现,在看不见摸不到的“命运”变幻之中,她从易招弟到易青娥,再到忆秦娥,总是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推动她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美丽的蝶变。
循迹探源,这力量的溪流所接受的第一滴雪水就在第一场,灶台边,第一次听到四个前辈回忆当初师父的严教,听他们连说了六个(打)“一藤条”。她立即接下话茬,像是自语又像是乞求:“师父,我想跟你们好好学戏”。
就是这细声细气的一句话贯穿她人生的始终,直至尾声,发展成了她那一大段生命的誓言:“我要向着千山万水唱,对着广阔天地唱,我老了也要唱,我死了也要唱!”
主人公忆秦娥有矢志不移的气概,就像她赶着羊群走向雨后的山坡,走向那有彩虹、青草、汩汩泉水的地方。不变的方向象征她不变的意志和力量。同时,话剧《主角》也试图说明,人是具有多重属性的,生活是复杂的,命运的嬗变具有多向性,有时甚至是突变的。
忆秦娥人物形象的魅力就在于她的执着,看她那练功鞋被同伴们的排练扎枪捅得“千疮百孔”;她的不惜一切维护名誉的努力;她的对名利的漠视,不当主演,不当副团长,不接受采访……因为她心里只有在灶台边的誓言“好好学戏”;她的憨直,在那场憋急了的吵架中,造谣陷害者楚嘉禾连续反问了八句“我说你啥了”,被陷害的忆秦娥直白地一一作答,把那些对方炮制的脏水,当面重新往自己头上泼一遍,抹一遍。前者真阴险,真狡诈,后者真憨直,真实诚;她含有沸腾的爱,不管自己的儿子是不是“痴聋瓜呆”,她都要保住抚养权,不管小宋雨是不是抱养的,她把自己全部的表演本领,一招一式地教给她(培养出一个将自己挤下主角红椅子的顶替者)……这是真诚的爱。
最终,当她跨越了宋雨顶替自己的红椅子,发誓为了“那么多人搀着,扶着,推着,托着我走过来……我要唱”的时候,她显示出真正的高贵。
观其一生,忆秦娥敬畏秦腔艺术,维护秦腔演员的尊严。从一定程度上说,这部话剧得益于长篇小说《主角》的文学滋养,成功塑造了忆秦娥这个人物。忆秦娥这个艺术形象具有文学意义上的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它影响着这部话剧的艺术品格。
关于人与命运的主题是人类在不同的时代不断思辨的。而话剧《主角》,同样在探求人与命运这个主题。在忆秦娥向四位前辈发誓“好好学戏”之后,她竭尽全力地赶着“命运之羊”,走向既定的路线。但是,命运不是羊,而是白云苍狗,忆秦娥所有的曲折、跌宕、痛苦,都是她在与扭曲的命运抗争,或者从迷茫中痛悔,觉醒。直到看见那幅以她为原型、精心创作的画像《秦魂》,她毅然毁掉了虚饰:“我一听到秦腔的乐声,我就浑身颤抖,血脉沸腾,热泪盈眶”。“好好学戏”才是她想要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