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口方言,一脸黄土,正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山河锦绣》凭借写实剧情和接地气的人物塑造,首播即拿下实时直播关注度第一。这部电视剧也成为继《山海情》之后,又一部带着泥土气息反映时代画卷的西北地区脱贫攻坚剧。
时间跨度长达30年的《山河锦绣》将故事投射和浓缩在一个国家级贫困村的艰辛脱贫过程之中。“真”和“暖”是《山河锦绣》的创作方向,电视剧在创作上走进了生活深处,真实还原了当年农村的生活状态,比如剧中呈现的三十年前农村的“换亲”陋习,比如结婚时一只活羊就是厚礼,而一锅羊汤就能让村民们抵不过诱惑而放下多年宿怨。没有丰富的创作积累和体验,写不出这么细致的生活场景。
剧中,李乃文扮演村支书赵书和,人物正直倔强、豪爽仗义、达观坚韧,家乡的贫困落后是他个人感情、生活上刻骨铭心的隐痛。王雷饰演的国文思维缜密,有大局观念。作为山南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国文对泥河乡贫困村这个“第二故乡”怀有浓重的乡情和责任感。胡明扮演的村主任柳大满能言善辩、世故精明、急功近利。看重经济利益的柳大满容易丧失原则,常与赵书和发生冲突。面对两个兄弟的对立,国文左右为难,但往往能用智慧化解。剧作用真情和暖意讲述三兄弟之间的纠葛,人物鲜活,故事饱满。
《山河锦绣》开篇就是大量反映上世纪九十年代西北农村贫困的剧情,剧中最出彩的是原汁原味的陕人陕语,活灵活现的“土味”人物,让人联想到去年播出的脱贫攻坚剧《山海情》。《山河锦绣》以陕南地区为原型,为了保证真实度,选取的演员绝大部分是西北籍。《山河锦绣》中的演员尤其是众多贫困群众的扮演者和《山海情》《装台》中的演员高度重合。这些西北籍演员凭借丰富的肢体动作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在表演上抢尽风头,赋予作品生动的烟火气。
《山河锦绣》在制作上全方位地追求真实。剧中每个演员都是“灰头土脸”,风吹日晒的皮肤、黄斑遍布的牙齿、充满岁月风霜感的服装……从拍摄片花可以看出,演员们的造型直接“武装”到了牙齿,来了个“黄牙妆”。剧中大量的实景拍摄还原了年代感,剧集开篇讲述了半山村遭遇泥石流,全体村民连夜冒雨转移,这场山地实景拍摄的雨中大戏拍出了真实震撼的受灾转移效果,让观众感同身受。
作为一部史诗般展现脱贫攻坚历史的作品,《山河锦绣》通过细腻生动的影像、极具质感又贴近生活的服化道、特点鲜明的方言对白,最终让剧作呈现出极高的还原度,让观众重回那个充满激情的建设年代。(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