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6月28日,宝钢湛江钢铁向记者展示了一份特别的“成绩单”。“成绩单”上清楚地记录着去年该厂的一道道特别算“树”题。(6月29日《湛江日报》)
提起企业的“成绩单”,人们多数会想起产值、效益、利润之类的关键词。但宝钢湛江钢铁,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套截然不同的评估方式,做起了一道道算“树”题——将项目节能降碳成效“换算”成植树的棵数。比如光伏(一期)年发电约5281万千瓦时,节能降碳等效于植树92万棵;高炉煤气回收约127亿立方米,节能降碳等效于植树8亿棵。
一道道算“树”题的背后,是绿色发展“解题思路”的全新变化。
绿色,是生态底色,也是发展本色,更是民生成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事关经济、能源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转变。其中最为关键的转变,当属发展思路的转变。是罔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一味追求生产效能的最大化?还是自觉扛起碳达峰碳中和的责任,以澎湃绿色动能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算“树”,既在答题,又是答案。
说在“答题”,是因为宝钢湛江钢铁在厂内做着特别的“加减法”——为园区“加绿”,10年累计种下了10.6万株乔木,目前厂内绿化覆盖率上升到38%,绿化总面积494.18万平方米,约等于692个标准足球场;为生产“减碳”,仅用三年时间,先后攻克了“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废气超低排”三大行业关键技术,去年全厂节能降碳等效于植树约9.97亿棵树。这套“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中,“树”作为一种特别的“参考物”被重点关注,“算‘树’”就是在计“换算值”,目的是为了看看能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多少贡献。
而之所以说“算‘树’题”又是答案,是因为这种换算方式本身就是对如何发展的明确作答。这是湛钢的答案,更是湛江的答案。早在谋划钢铁、石化两大项目落地之初,湛江就把目标指向了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这考量的,不仅是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之“数”,更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术”。说到底,也就是在算“树”。如今,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三个重大项目布局湛江东海岛,优势互补,东海岛真正成了一座“工业岛”“循环岛”,世界级绿色环保高端沿海临港重化产业基地正加快成形。而这,也成为当下湛江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缩影。
每一步努力,都算“树”。
算“树”,就是从根本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就是不断去思考如何推动“两山”转化。通过等效于植多少棵树的“换算”,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每一道算“树”题背后的绿色发展力量。
做好每一道算“树”题,就是坚持发展的“绿色定力”,就是坚持湛江的“绿色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