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语音乐剧《四籍家话》——
用歌舞展现方言魅力
(资料图)
睿 加 次 拉
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交汇。在这片土地上,一部音乐剧唤起了旅居在此的许多华侨华人对乡音的思念。
饮水思源不忘本
音乐剧《四籍家话》由亚洲音乐剧团打造、导演何灵慧执导、音乐总监阮柳韵与编舞庄耿祝领衔、36位演员和乐手参与。2015年以来,《四籍家话》已成功上演23场。7月2日,剧团结束了今年第4次演出。
《四籍家话》以粤客潮闽四地方言民谣演绎了马来西亚华人祖辈“下南洋”的四个故事。乡音如溪流,温柔流淌在每位观众的心头,将人们带回往昔岁月。一名观众评价:“演出很棒,唤醒了我的儿时记忆。”
剧中,儿孙即将远走他乡,老母亲紧握儿子的手,深情嘱咐:“无论去哪里,都不可以忘记祖宗,不可以忘本!”这句话表达的正是《四籍家话》的主题:饮水思源。
创作这部音乐剧,源于导演何灵慧对母亲的回忆与纪念。她的母亲常说:“好卖祖公屋,唔好卖祖公话(卖祖宗的家产,也不能卖祖宗的语言)。”创作团队深知方言的珍贵,希望通过这部剧传承乡音,唤起年轻一代对方言的重视和热爱。
“真应该学习方言”
沈诗芳是参与《四籍家话》多场演出的老演员。她回忆:“最初不确定用哪几个地方的方言时,我们聚在一起,探讨自己的籍贯和方言,才发现方言如此美妙,如此有趣!”
初次接触音乐剧表演的赵卿宁也深感方言之美。每次排练结束,她总是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学到的方言。她说:“通过这样的小事,也可以实现文化传承。”
为了让更多观众理解和欣赏《四籍家话》,剧团在演出时会提供中英文字幕,希望方言之美能穿越语言障碍直达人心。何灵慧提到:“演出后,有些只会说英语的当地华人找到我,非常诚恳地说他们真应该学习方言,保留如此美好的语言。”
何灵慧致力于用艺术作品传递正能量。她深信,真善美的事物能触动人心。在这部音乐剧的感染下,老人们忆起往昔,年轻人感受家乡的温馨,小孩子们也能在乡音中感受到文化滋养。
音乐剧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老老少少的观众共同沉浸其中。这是一种跨越代际的情感交流。潜移默化间,乡音在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心中悄然扎根。
《四籍家话》现已成为马来西亚国家文化及艺术部认证的华人母语音乐剧,也成为很多留学生和游客来到马来西亚希望“打卡”的一部艺术作品。
用心做文化传承
创作音乐剧并不容易。在马来西亚,市场规模小、艺术教育资源有限和资金支持不足都束缚着音乐剧的发展。何灵慧坦言:“因为资金问题,乐团乐手和演员们一起进行音乐彩排的时间非常有限。”
为了唱出标准的方言,剧团演员付出了十足努力。大多数年轻演员并不精通方言。他们通过写拼音、绘制图示、五线谱等多种方式努力记住发音。
何灵慧说:“我们尽力用有限的资源做到可以做到的极致。每当看见新的观众坐在舞台下方,我们都会受到极大的鼓励。”观众也能感受到剧团的付出,有一名观众说:“我为本地拥有如此用心且才华横溢的表演艺术工作者而骄傲。他们用歌舞将方言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何灵慧相信,乡音应该融入生活。每当《四籍家话》在《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歌声中结束,总有观众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鼓掌欢呼。
“作为华人,我们饮水思源。我们将继续努力,将美好的乡音传递给更多人,让这种文化传承永不中断!”何灵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