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步入第5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如何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把脉支招。
产业和就业是关键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宝龙集团董事长许健康在《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提案》中建议,要持续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等有效机制,加深发达地区与脱贫地区在产业互补、人才挂职交流等方面合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加强人社、卫生医疗等部门数据共享。
在全国政协委员、何氏眼科董事长何伟看来,我国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力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着力构建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屏障,筑牢乡村振兴健康基石至关重要。“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对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大医疗保障政策倾斜力度,让他们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提高抵御大病风险能力。”何伟表示。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和就业至关重要。近5年,山东曹县充分利用阿里巴巴电商、物流等数字经济设施,盘活服装、木制品等传统产业,从贫困县蝶变成网红县。全国人大代表、曹县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建议,广大县域乡村应抓住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造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回流。
“增强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吸引力,就是要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和看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前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郭文圣告诉记者,“一是增加财政补贴,以设立乡村创业发展基金、提供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补贴、专项乡村产业补贴和优惠政策等形式,为乡村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注入更多资金支持;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基层领导干部要当好乡村企业特别是新生企业的‘服务员’‘店小二’,更多深入乡村企业,及时帮助解决困难,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更多发展助力;三是建设美丽乡村,完善乡村交通、通信、卫生、医疗等基础设施,以更加美丽和更加宜居的家乡生活环境,吸引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乡村振兴急需“新鲜血液”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关键。“乡村振兴尤其需要人才。建议设置乡村振兴专干、村组织服务人员等岗位,优先聘用来自本村、本乡、本县的高校毕业生。此举不仅能优化乡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两委班子工作水平,推动乡村振兴,而且能反过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可谓一举多得。”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副县长贡觉曲珍说。
农村基层组织和村级企业是留才、引才的主阵地,但长期以来,待遇低、村级产业薄弱制约留才、引才。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发,由专门部门统一研究、部署政策,着力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待遇、培训等问题,推进人才留村发展建设村级事业,尤其要优先保障落后偏远地区。”
“应该在大学、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设置乡村振兴专业和课程,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尤其是出身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熟悉农耕文化和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对农村饱含情感,也清楚知道穷根在哪里,是乡村振兴急需的‘新鲜血液’。”全国人大代表、“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江苏万顺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善红指出。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龚胜生认为,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最基础、最持久、最可持续的力量,急需加快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要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通过政策吸引、资金支持、情怀感召等方式吸引乡土人才返乡创业;要通过立标杆、树典型、评模范的办法,激发乡土人才的自我成长、自我提档、自我升华;要完善乡土人才激励机制,确保乡土人才能谋事干事成事。”龚胜生在《关于加快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提案》中提出。
技能培训为乡村振兴赋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国政协委员、建水紫陶传承人田静一直关注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在云南建水,紫陶产业带动4万余人就业创业,年产值达40.3亿元。“加强职业院校非遗技艺专业建设,人社、教育、文旅部门形成合力,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更优秀的非遗人才。”在今年提案中,田静建议,“要构建政府、学校、非遗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加强非遗技艺专业建设,尤其对具有较好市场潜力、较高文化价值但传承却面临较大困难的非遗技艺,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采取订单式委培。”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应该积极整合培训资金,持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吸纳农民学技能、学技术。培训课程应该实用接地气,以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培训结束后,把农民送到龙头企业实习,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全国政协委员、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恺说。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建议,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扶技、扶智、扶志的作用。“要扩大面向农村招生的规模,通过订单、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为农村提供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带头人和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苏华提出,“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为新型职业农民、种养能手、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复员转业军人等提供实用、接地气、多样化的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