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区块链李贺:区块链融合隐私计算技术 助力信用数据新基建

零壹财经
2023-01-12 19:11:20


【资料图】

1月6日,“第二届中国信用经济发展峰会暨零壹智库年度峰会”在线上举办,会议以“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促进信用经济发展”为主题,围绕数字经济、信用经济等专业话题开展讨论。本次会议由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委会、深圳信用促进会、零壹智库、《陆家嘴》杂志、《价值线》杂志联合主办,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数字金融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研究小组提供学术支持。峰会上,微众银行区块链CMO李贺以“区块链融合隐私计算技术助力信用数据新基建”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构建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可信基础设施李贺认为,信用经济建立的核心是数据要素的流通。在过去几年,国家一方面鼓励数据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另一方面也颁布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来规范整个数据流通的合规性。李贺表示,在保证信用数据合规流通的前提下,如何打破数据孤岛、挖掘数据价值,进一步实现信用数据价值最大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李贺把信用数据的共享场景进行了进一步分类,即分为预测类、查询类、统计分析类三大类型场景。他表示,预测类场景,是属于典型的一方有数据,一方有模型的场景。以保险理赔场景为例,数据实际上在医院及医保局,理赔的模型则是在保险公司。对于保险公司来讲,理赔模型是公司商业上的核心资产,因此不愿意以明文的方式与数据提供方共享模型的具体规则。对于医院及医保局来说,受限于个人数据的合规性使用,也不能将明文数据直接共享给保险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数据使用方和数据模型形成了数据孤岛,也进一步阻碍了整个信用数据的流通。另外两类场景也与此类似。在查询类场景中,比如像银行多头借贷黑名单查询的业务需求,对于数据提供方来说,不愿意把原始的数据提供给有需求的业务方,由于个保法对个人ID隐私的合规要求,查询方在ID标识隐匿方面也存在相应的需求。在统计分析类场景中,也有相应的问题存在。李贺表示,从以上三类场景来看,数据监管逐渐趋严,但是需求依然存在。他认为,信用数据要素基础设施有三个特征:一是需求驱动,从业务的需求来驱动数据共享;二是合法合规,包括外部数据源的合规性和对外提供数据服务的合规性;三是模式创新,即以用户为中心,在安全隐私的前提下交换数据,提供优质合规的服务。

区块链系列创新实践,释放数据生产力基于上述理念,微众区块链积极助力行业落地相关实践,比如支撑建设跨区域征信一体化数据中心枢纽“珠三角征信链”。“珠三角征信链”是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部署,积极贯彻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而建设的。该链以 FISCO BCOS为底链构建应用平台,并由微众银行提供FISCO BCOS区块链开源技术支持。“珠三角征信链”通过共享各机构内存储的信用数据,有效实现征信服务供需各方的业务流程联动,以及穿透式业务监管,真正改变“数据孤岛”现状,打通信用信息流通壁垒。截至2022年5月,“珠三角征信链”共上链地方征信平台、征信机构、数据源单位、监管部门等节点共11个,上链企业227.64万家,上链信用信息5908.16万条,为207家金融机构开立查询用户1.47万个,累计提供企业信用报告查询222.84万笔,依托平台累计授信5.23万户,金额3233.48亿元。此外,李贺还介绍了“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和“湾区金融科技人才链”。前者的技术方案基于FISCO BCOS区块链技术以及分布式数据传输协议DDTP,为两地居民、机构提供便捷的跨境数据验证服务。后者基于FISCO BCOS、实体身份标识与可信数据交换解决方案 WeIdentity 研发,首次实现了深港澳三地电子签章互认互通,持证人员可“一证通三地”。区块链融合隐私计算,让数据流通更加有“技”可循李贺表示,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在个人信息数据方面的立法导向,是倾向于把个人信息权利归还于个人。这里所称的"个人信息权利",主要是指个人信息的可携带权。依托于对立法方向的判断,微众银行联合金链盟等机构推出分布式数据传输协议DDTP,其原理是基于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用户主动发起个人信息数据传输并自行上传,同时借助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实现数据验证、及用户授权记录上链,全流程可溯源、可审计,最终实现跨机构、跨行业、跨场景、乃至跨境的可信数据传输及协作。同时,李贺强调,数据的隐私或者数据的流动是双循环的,是个人和机构之间一个循环,机构和机构之间一个循环。这两个双循环推动了整个数据产业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双循环”中,隐私计算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综合可信传输、安全多方计算,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一系列技术,助力数据生产力的释放。李贺表示,在数据共享的“双循环”模式下,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融合是一个必然趋势。区块链技术主要解决数据的可见不可得、个人数据的授权以及个人数据的可信流转。隐私计算技术主要让数据在最小化交互的情况下,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并在数据共享中做到合法合规。两者的结合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提供了一套完整、严密的解决方案,让数据流通、共享变得“有技可循”。李贺最后总结道,在过去几年中,产业和社会一直在呼唤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所以我们坚信,区块链融合隐私计算技术能够在信用数据共享领域发挥更多的产业价值,支持更多的产业创新和价值呈现。从最开始的能用、能认,到最终实现整个商业场景的能通,通过产业和研究的双耦合模式,去实现技术、数据、商业场景的最大融合。

责任编辑:213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