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小学生打伞进校?荒谬规定的背后,往往有合理的根据或逻辑丨快评

南方周末
2023-06-09 09:35:09

禁止小学生打伞进校?荒谬规定的背后,往往有合理的根据或逻辑丨快评

禁止小学生打伞进校合理吗?2023年5月29日,江苏连云港,一小学家长发视频称,送孩子上学,下大雨打伞被老师拦住不让进,并说没雨披就让淋雨进去。视频中,有不止一个孩子没穿雨衣淋着雨进校园。对此,连云港市灌云县教育局工作人员称,学校早就发过通知,最好带雨衣进,不是不让进,是为了安全考虑。


(相关资料图)

对此,网友的意见呈两极化。一派表示理解,说自己孩子所在学校也是这样规定的;另一派表示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规定,称自己孩子所在学校是容许打伞的,双方都援引自己的生活经验为证。本人小孩所在小学也没有这样的规定,雨天小孩是打伞去小学的,只不过用的是塑料骨架而非钢骨架的伞。看来,禁止与允许打伞的小学确实是并存的。

如何理解禁止小学生打伞进校的规定?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这规定,直觉看就不合理甚至荒谬:伞不让用,让没有雨衣的孩子淋雨进校,显得不人道。发视频曝光的家长显然就是这么想的。

第二个层次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任何一条看起来荒谬的规定,背后往往有不得已或某种意义上合理的根据或逻辑。该所学校出台禁令的初衷,的确是为了学生安全考虑。钢骨架的折叠伞,钢丝辐条超出伞面的突出部位,尽管打磨光滑、一般呈圆球形,但毕竟是细长之物,在人群拥挤前行时或试图穿越人群时,有戳到别人脸部甚至眼睛的风险。另外,孩子之间用雨伞来追逐打闹,有戳人眼睛或被人戳眼睛的风险。

此类事件在全国各地小学时有发生,举一些例子。

2023年3月底,福州一位小学三年级女生因为被雨伞戳中左眼,感到疼痛、流泪,到医院挂急诊,所幸只是眼睑擦伤而眼球没有受伤,视力未受损,回家观察休养几天即能痊愈。

2020年9月,湖南隆回县大桥边群贤小学门口,一名8岁的小学生,被一位成年人携带的雨伞刺伤。接到急救电话后,当地医院的救护车一直逆行以确保安全并赶赴现场,医生诊断为左下眼睑创伤中插入雨伞,带领大家尝试各种方法剪断伞线,取出插入左下眼睑的异物,然后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2019年6月中旬,武汉,5岁的小丽和哥哥玩闹时,哥哥不小心用雨伞戳到了她的眼角,当时她下眼睑处有一道小伤口,父母立刻带她去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说伤口很小,开了点药,让小丽回家休养,小伤口一段时间后就会愈合。但小丽常说自己眼睛痛,眼球充血很严重。8月27日,小丽的右眼外凸越来越明显,父母带她来到同济医院就诊。

医生发现她下眼睑处有一个很淡的疤痕,右眼球结膜充血、红肿明显,可以直接触及明显的搏动,考虑到2个月前的眼部外伤史,基本确定是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且是非常少见的儿童型。两天后动手术,术后恢复很顺利。医生介绍:TCCF常由严重脑外伤引起,会出现搏动性突眼、结膜充血、水肿,延误病情可引起视力损害或眼球运动神经损害。

可见,连云港该小学有过或听说过小孩被雨伞戳眼睛的事件,才出台雨伞禁令的。出了此类事故,某些不讲道理的家长还会赖上学校。故而,不少风险厌恶型的家长对这一禁令是认同与接受的。

第三个层次为“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风险是孩子成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试图把孩子隔绝显著的风险、创造一个尽可能接近绝对安全的环境,对很小的孩子是适用的。但孩子一旦上了幼儿园与小学,与其他的孩子互动增加,更多地暴露于开放的环境,这种风险管控思路的局限性就越来越大,此时往往“堵不如疏”,让孩子理解风险、识别风险,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行为,就显得重要了,这也是孩子人格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孩子总会长大,就应该有一个逐步放手的过程,要旨是让孩子逐步暴露于有风险的开放环境中,学会主动管控风险,对自己、对别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负责。所以,风险教育本质上也是责任感教育。

上述三个雨伞戳眼的事故,有一个发生在家庭环境内(小丽与哥哥),有一个发生在校门口,严格意义上已是校外,并且是成年人戳了小学生的眼睛,这两个都不是发生在校园内。前者显示家长对孩子疏于风险教育,所以才发生了事故;但事故本身也是一种事后的风险教育,让家长与孩子意识到风险。后者是成年人的过错,既有当时主观的疏忽,也有客观原因:如果不使用可折叠的钢骨架雨伞,转而使用不可折叠、只能收拢的木骨架或塑胶骨架,辐条比钢丝更粗,此类风险就会小很多。

就校园内而言,学校可以建议低年级学生穿雨衣,或使用非折叠的塑料童伞,高年级学生可使用更大的非折叠雨伞;要求学生下雨时有序有间隔进出校门,严禁用伞追打,把此类事故作为教训告知给学生,引导学生注意风险,对己对人负责。这种风险教育,比逼着家长与孩子打卡看各种安全教育视频,显然更入心入脑,是更好的风险教育、安全教育。

总之,成长一定会有风险,探索一定会有风险。隔绝风险不是成长,也有碍于探索与好奇心的成长,理解风险、识别风险、管控风险是成长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点,家长要深刻理解,学校要深刻理解,社会也要深刻理解。唯有如此,我们的孩子,才能更茁壮、更粗粝地成长,才能成长为有责任感的主人翁。

陈斌

责任编辑:271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