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提出,建设文化之城,增加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健康旅游产业,塑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独特城市形象,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指明了路径。
李振说,2022年以来,全市文旅系统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高质量承办了全省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现场推进会和万里茶道《赤壁宣言》发表10周年座谈会暨申遗工作现场会;开展“到咸宁看国宝、在温泉过大年”、第十届“香城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动1257场。
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李振说,全市文旅系统要从五个方面着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贡献积极的文旅力量。
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建设具有感染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出音乐快板、诗朗诵、三句半等一批群众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加快推进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天兆1965开放阅读空间、碧桂园社区香城书房等一批“小而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谋划建设少儿美术馆,推动数字化场馆建设。围绕咸宁籍革命先烈事迹、温泉文化和古民居文化开展艺术精品创作,争创国家、省级知名文艺奖项。
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打造具有传承力的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体系。抢抓国家长江文化公园建设机遇,推进万里茶道重要节点重大项目策划实施、古民居传统利用创新示范、赤壁摩崖石刻保护利用;持续做好赤壁大湖咀龚家大型遗址考古发掘和深化研究;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重点推进青砖茶制作技艺、通山木雕等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打造通山王明藩非遗一条街等一批非遗体验中心。
以建成重要支柱产业为目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体系。搭建对外展示平台,打造点对面的开放窗口,争取全国文化产业论坛在咸宁召开;搭建品牌营销平台,加大宣传推介,扩大文化企业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搭建文创研发平台,推动文创产业规模化、集聚化、专业化发展。
以自然生态为本体,建设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名镇名村名街创建,着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实施全域温泉景区提档升级工程项目,做强做优“一城十二泉”项目集群;加快推进九宫山云中湖康养度假小镇、中国诗经文旅康养综合体等康养项目建设,打造健康旅游品牌;巩固提升乡村旅游“万千百”工程成果,大力发展精品民宿。
以武汉都市圈为主体,打造具有传播力的宣传推广体系。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持续宣传“温泉之城,桂乡咸宁”;精心组织参加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和咸宁文旅宣传上央视等活动,借力国家级平台宣传推介咸宁文旅资源;加强省、市两级媒体联动,借力主流OTA网络、社会新媒体,搭建全媒体营销推广平台;深化旅游区域合作,与武汉都市圈城市建立健全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的合作新机制。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查生辉 朱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