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消费项目已经连续两年未在调查中发现;旅行社的安全意识显著增强;旅行社在旅游平台展示营业执照和旅行社经营许可证比例逐年上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1月14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北京旅游消费体验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自2016年开始,已连续七年开展北京旅游消费市场体验式调查,近年来体验调查的关键指标方面稳步上升,北京旅游消费环境质量保持较好。2022年体验调查中,强制消费项目已经连续两年未在调查中发现;受近年来疫情影响,旅行社的安全意识显著增强;自2020年开始进行企业资质调查以来,近年来旅行社在旅游平台展示营业执照和旅行社经营许可证比例逐年上升。
但消费者问卷调查显示,消费价格虚高、公厕卫生差、社交媒体平台中存在虚假宣传是排在前三位的问题类型。其中通过直播带货或社交媒体购买旅游产品的被访者中,有近三分之一发生了消费问题,这种新型旅游消费形式亟待规范管理。
在线旅游平台和旅行社在合同签约率上持续下降
2016年北京一日游体验调查以来,合同签约率持续上升,2020年达到了最高签约率为80%,但2021年受疫情影响下降到70%,2022年持续下降到60%;而且,在退团体验调查中,所选择的线路也是北京一日游,其签约率也仅为50%。
此外,在合同细节方面,例如“合同中详细行程完整度”、“交通信息完整度”也相对偏低。
报告指出,结合旅游企业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受多重因素影响,旅游企业的规范管理能力也持续弱化,其显著表现为今年的合同签约率较去年又持续下降,已经降到疫情前水平。
景区垃圾清理不及时、公厕卫生差被扣分
2022年景区体验调查得分为85.00,2021年为92.50,得分下降主要集中垃圾箱未能及时清理,以及游览中的公共卫生间卫生问题。
相比较去年,自驾游体验中,在住宿卫生和景区卫生方面都相较去年有所下降,其中住宿主要表现在床上用品和毛巾干净度不够,发现有头发等异物;景区卫生表现在垃圾桶数量不够,景区内有垃圾乱丢现象。
“夜经济”打车个别线路等候时间超1小时
夜间经济主要分为“特色地标”、“特色商圈”、“特色生活圈”三个类型,其中,“特色地标”类型占比最高,为49.04%,占比排前的为“三里屯-工体”、“前门-大栅栏”、华熙五棵松。“特色商圈”占比次之,为42.80%,占比排前的为欢乐谷、簋街、中粮·祥云小镇。“特色生活圈”占比相对较小,为8.16%,占比排前的为五道营胡同、长阳、五道口。
从上述网红打卡点抽取10条体验线路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总体表现相对较好,但部分细节方面还有待完善。
在部分线路体验中,调查人员还发现存在未能明码标价的现象,其中文创类产品更为明显。在消费场所中,某些场所的垃圾箱清理不及时,店员口罩佩戴不规范。此外,在夜间经济的晚间打车出行时,个别线路调查人员打车等候时间超过1小时,显示了夜间经济在相关配套细节上还有待完善。
对此,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表示,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在配套细节、管理规范上进一步提升完善,促进本地旅游消费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问题榜”前三:消费价格虚高、公厕卫生差、社交媒体平台中存在虚假宣传
消费者问卷调查显示,今年旅游消费市场呈现显著的“本地周边游”消费特征。调查显示,今年本地居民以近远郊和市内六区游览为主,北京旅游市场呈现显著的“本地周边游”消费特征;出游方式中,以家庭及朋友自行组团为主,跟团游仅为14.01%。具体项目上,消费者更偏爱休闲放松类项目,周边自然风光、特色美食、乡村旅游、商旅文体融合类体验消费需求比例相对更高。下半年希望出游时间段,有56.00%被访者选择国庆期间出游,比例为最高,国庆假期成为今年旅游消费黄金时间窗口。
针对今年上半年旅游消费问题,本次调查显示,消费价格虚高、公厕卫生差、社交媒体平台中存在虚假宣传是排在前三位的问题类型。其中通过直播带货或社交媒体购买旅游产品的被访者中,有近三分之一发生了消费问题,这种新型旅游消费形式亟待规范管理。
对此,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建议消费者具备维权意识,需在以下三方面加强注意:
其一,注重合同签约,一日游中旅行社合同签约率并非百分之百,尤其今年还有所下降,因此,如果消费者采取跟团游方式,注意选择正规旅行社签订相对全面的旅游合同,在下订单前要对合同条款认真阅读,正规合同中包含旅游行程有较为全面细致的说明,并包含双方明确责任归属;如果旅行社无法提供旅游合同,或者旅游合同内容模糊,则需要慎重选择该旅行社。
其二,在周边自驾游中,某些景区或民俗商户可能存在没有明码标价的问题,一定要提前问清楚价格再确定购买,尽可能避免消费欺诈的可能性。
其三,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出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注意保留证据材料,在与旅游经营者协商不成情况下,应及时向当地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切实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