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苗苗在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讲述自己从小到大被孤立的经历,忍不住痛哭起来。
她许愿“打破交不到朋友的诅咒”,可见无法释怀的伤痛已经影响了她的社交。
(相关资料图)
“朋友在背后骂了我一个月”
“看大家聊天聊得好好的,我一走过去,他们就说什么也没聊。”
她被孤立的遭遇,是很多孩子上学阶段很容易遇到的问题:
身边的人不喜欢自己;总是独来独往,没有朋友;别人聊天总是插不进去;哪怕一团和气,也觉得别人在勉强演戏;拥有一个容易被孤立的体质……被孤立的伤痕
节目中,陈乔恩说自己也有被孤立的经历,但幸运的是自己走出来了。
但还有不少人像苗苗一样,一直找不到解脱的出口,性格也变得敏感多疑。陈乔恩一语中的,说苗苗“太没安全感了”。
的确,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苗苗,非常依赖老公郑凯。凡是老公在场,自己就很自然地参与集体活动,一旦郑凯不在场,自己就显得非常拘谨,不知所措。
安全感的缺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家人足够的陪伴与理解,当遇到困难需要援助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抚慰。
苗苗在9岁时就进了寄宿学校,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是独来独往,在练舞室里练习。与父母早早脱离,现实问题逼迫她独自承受超越年龄的心理压力。
《摆脱恐惧》一书提到:
我们幼年时期,那些未被疗愈的创伤以及未被满足的期待与渴望,就留在了我们的潜意识中,即使我们长大了也会经常感受到自卑,空虚和恐惧——而这些让我们的内在始终有一个情绪化的小孩。
如果孩子被孤立没有得到家长足够的重视,心中的创伤会遗留下来,伴随自己很长的一段时间。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孤立?
被孤立的原因有很多,有内因和外因。
一般来说,由个性与发育差异等内因带来的孤立很常见。
比如,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偏内敛、安静,不太善于和同伴沟通交流,习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并没有对外界有任何敌意。独来独往的孩子,会被同伴认为“不合群”,从而导致被孤立。
比如,有的孩子身体发育迟缓一些,个头矮小,身材瘦弱,在参与集体活动中往往处于下风,这时就会遭到同伴的“嫌弃”,导致被孤立。
除了内因,外因是导致孩子被孤立的重要因素。其中宅居,溺爱,替孩子包办一切这些“保护过度”的家庭养育环境,很容易让孩子逐渐地失去社交经验。
国内首档儿童行为解密纪录片《小孩的秘密生活》中的许家润小朋友,因为在幼儿园不知道如何融入集体,被其他伙伴孤立而放声大哭。这很打击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当老师问起他:“你觉得其他人喜欢你吗?”
小小的他沉默不语,红着眼,抿抿嘴,使劲地摇头。
当我们了解了家润的成长环境后,找到了他融入集体困难的原因。
家润是姥姥和姥爷带大的。隔辈亲让他们二老都特别爱护孙子,基本天天在家玩,跟同龄孩子打交道的经验很少。家润在他们眼里就是“很乖”、“慢热”。
他们偶尔带着孙子去游乐场,但长时间与社会隔离,让家润面对同伴时非常紧张,特别没有自信,口头禅也成了“我不行”、“我不过去”。
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小伙伴们都不愿意和“胆小”的他玩了。
那么和过度保护相比,家人的疏于陪伴则直接影响孩子内在的安全感。无法得到父母陪伴的孩子,内心不安定,没有归属感。
而孩子成长,首先最需要发展的,就是归属感。
只有父母要与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孩子才能拥有稳定的归属感,很容易发展出积极的、正向的勇气。
当被孤立时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当孩子受到同伴或同学的不公平对待时,情绪会无比低落,郁闷,苦恼,这时候家长要敏锐地发现孩子的异常状态,用温和的语气询问,帮孩子找到倾诉的出口:
“我发现你最近不太开心,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学校是不是和小伙伴遇到了不愉快的事儿?”
“如果你能和爸爸妈妈聊聊最近的事,我们或许能帮到你。”
首先缓和孩子的紧张情绪,再了解孩子的感受,等孩子说出被孤立的事情,家长再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原因。
如果孩明确表示自己可以解决,那家长可以放手,静待孩子的好消息。如果孩子表现得无能为力,并表达了在矛盾中有“被欺凌”的痕迹,家长要及时和学校反馈,越早介入越好。
当孩子在讨好他人的边缘无法自拔时,比如被同学逼着代写作业、买零食,并经常给高年级学生跑腿、送钱等等这些情况,
家长要及时介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社交观——一味地讨好、忍让,只会助长他人欺软怕硬,换不来任何的平等。
真正的朋友,是彼此尊重与关心,是坦诚与守护。
最重要的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足孩子安全感,让他有勇气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并从容应对外界的压力。
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高社交技巧。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让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与孩子做好分离的人生关键阶段,父母不要做保护伞,为他遮挡所有的风雨,而是要做孩子的脚手架,在需要时给予支持,更加自如地找到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