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金融数据12日晚间出炉,整体上基本符合预期。当前信贷方面表现优于前一个月,企业中长期信贷增速也有所起色,不过,11月债券市场出现的显著回调使得企业债券融资下降,从而进一步拖累社融表现。
市场观点称,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疫情反复和预期不稳对宽信用形成持续扰动,需要稳增长政策不断加力以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并带动信贷和社融平稳扩张。11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地产支持政策的全方位发力、各项重要会议的积极定调,以及稳增长政策的加快落地,市场预期快速扭转,有助于在外需回落背景下支撑内需有效修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后续,在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全社会活力等方面或仍有诸多政策出台,继续推动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结构性政策支持领域的信用扩张,助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目前,实体融资需求依然疲软,储蓄意愿仍然较强。金融数据印证了经济修复的实际情况与市场预期仍有“错位”,后续债券市场不存在显著回调基础,还可以注意预期差带来的阶段性机会。
稳地产“三箭齐发” 企业贷款为新增信贷提供重要支撑
11月M2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9个百分点。一方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加力下,信贷投放和非标融资维持一定景气度,有助于拉动M2增速;另一方面,稳增长基调下,央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财政存款减少3681亿元,环比少增1.51万亿元,助力M2增速维持在高位。
数据显示,11月新增信贷维持平稳。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596亿元,环比增加5948亿元。分部门看,企业贷款仍为新增信贷的重要支撑。11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837亿元,同比增加3158亿元,环比增加4211亿元。
回顾11月的信贷方向支持政策,11月召开了年内第三次信贷形势座谈会,提出全国性商业银行要发挥“头雁”作用,主动靠前发力;同时,稳地产进入更务实阶段,“金融16条”出台,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三箭齐发”,各银行积极与重点房企批量签订意向性大额授信;此外,央行宣布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释放5000亿元长期资金支持信贷发力稳增长,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在降准拉动、低基数效应和基建、制造业、地产等重点领域发力下,对公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仍维持较高景气度。票据融资增加1549亿元,较上月小幅回落。11月底1月期转贴现利率明显走低,但未像10月底再现“零利率”,也反映出本月信贷投放情况平稳,明显好于10月。
此外,居民贷款环比显著改善,但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收缩幅度仍大。11月住户贷款增加2627亿元,同比减少4710亿元,环比增加280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25亿元,同比减少992亿元,环比增加1037亿元。
东北固收对新华财经表示:“与信贷疲软相对的则是存款继续同比多增,尤其是居民户存款,11月同比多增1.52万亿,远超季节性水平,反映出收入预期不稳、支出意愿或购买力下降等问题。不过,企业存款低于历史同期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7475亿元,或指向了政策层面针对企业信贷的刺激力度较大、以及其中存在银行考核要求等事实。”
11月疫情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生产和消费均受到较大扰动,影响实体内生融资需求。11月服务业PMI商务活动指数进一步走低,环比回落1.9个百分点至45.1%,带动居民短贷同比继续走低。但疫情防控政策加速优化下,居民短贷环比好转。居民中长贷增加2103亿元,同比减少3718亿元,环比增加1771亿元,较上月明显改善。
“11月地产销售未见明显好转,一系列稳地产举措效用的发挥还将集中体现在供给端,购房者观望情绪仍浓,11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幅度仍大,但稳地产政策实质转变下,政策效果有一定显现。”温彬称。
债市回调引发企业债券融资下降 进一步拖累社融表现
11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083亿元。其中,企业债券融资、政府债融资和表内人民币贷款是主要拖累项。从存量数据来看,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从前值10.3%继续回落至10.0%,人民币信贷增速也从10.9%继续回落至10.8%,实体融资增速的放缓仍然在延续,说明宽信用实际落地尚需时日,此前的预期走在了现实前面。
今年以来,因为疫情的影响,市场定价基本面下行压力大,再加上货币环境较为友好,资金利率是在政策利率中枢下运行的,这种环境下,机构也有加杠杆购债的需求,企业债券发行一度很顺畅。但随着防疫政策松动叠加金融支持地产,市场对基本面的预期转变迅速,11月股票类理财产品对资金吸纳能力开始回升,引发固收产品赎回潮。
温彬提及:“11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6520亿元,近两年财政错位发力下,同比仍少增1638亿元,但国债拉动下,环比增加3729亿元。11月中下旬债市大幅调整,基准利率快速上行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企业债券取消发行较多,企业直接融资同比大幅下滑3410亿元。”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也表示:“过去的时候,产品是资金池和预期收益型的,债券市场波动对投资者能拿到的收益关联度很弱,现在是净值型,债券市场波动很容易就体现在净值波动上,当投资者发现买理财还能亏钱,恐慌情绪下纷纷赎回。”
“理财负反馈背景下,尤其是流动性弱的评级偏低的长久期信用债受到的冲击更大,11月整体取消发行的信用债规模接近800亿,企业债融资就出现了明显地下行。”李奇霖称。
东北固收对新华财经表示:“反观新增信托贷款,则出现了明显的同比多增,可能与信托产品可以拿风险准备金填补亏损、可以按照收盘价估值等属性有关,尤其是在11月债券调整的背景下,银行对信托的需求难免有所上升。另外,通过信托放贷为房企输血,也是造成11月信托需求上升的原因之一。”
对于后续债市投资建议,东北固收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可能仍然会面对地产“偏强政策预期与偏弱基本面现实”的博弈。这种时间差,与当前市场对于经济疫后修复的较强期待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对于债券市场而言,也预示了后续实体数据与经济预期之间的“错位”,可能也会构成了阶段性的债券机会。
李奇霖也认为:”债券市场短期不用过于悲观,虽然政策关注潜在的通胀压力,但事实上企业信心完全修复还需时日,货币宽松不会过快退出,放松和基本面修复在短期内不能完全划等号,如果明年要靠基建对冲外需压力,货币宽松和低利率趋势还是要维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