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IT分销公司转型成为人工智能企业,佳都科技(600728)在广州这片热土已深耕30年。
1992年,乘着改革东风,27岁的刘伟与6名合作伙伴一起下海创业,缺少技术与资金,却靠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和为梦想努力奋斗的热血,一步一脚印,最终成为民营经济的弄潮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电脑分销起家,到IT电子分销巨头,再到深耕“智慧大交通”的人工智能企业,佳都科技数次精准“踩点”。回望来时路,10月8日,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总结称,企业发展要与国家同频,企业发展规划也应该与国家对行业的发展政策高度契合。
作为国内科技企业代表,佳都科技30年的商海浮沉,也成为中国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一个缩影。
“锚定人工智能科技赛道,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技术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靠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走。”刘伟表示,科技企业加强自主研发是关键,只有坚持走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的发展道路,掌握核心产品和技术,才能在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保持竞争力和活力。
展望未来,刘伟提出,佳都科技将继续脚踏实地的进行技术研发和积累,时刻准备好拥抱新技术时代的到来,时刻准备好应对市场的爆发式需求。
△图源:企业供图
将创新融入基因
时代周报:30年前下定决心创业时,有想过会走得这么远吗?当时的目标是什么?现在回过头去看,做到了吗?
刘伟:佳都科技诞生于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广州这片热土风起云涌。我与6名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同学一起下海创业,创立了佳都科技集团的前身——广州希望电脑技术公司。
当时,我们没有领先的技术,没有雄厚的资金,也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背景与资源,更多的是激情与梦想碰撞出的为理想而奋斗的坚持。
从IT分销起步,佳都科技赶上了国内计算机行业重构的大潮,在国内最早提出了电子分销的概念和业务模式。
这些布局和创新为佳都科技带来了第一阶段的高速成长,开始陆续与苹果、IBM、HP、微软等国际IT巨头签订了代理协议,公司步上正轨。2004年,佳都营业额首次超过100亿元,业务覆盖亚洲7个国家,成为亚洲地区第二大分销商。
时代周报:佳都是在作为电子分销商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提出要转型智能科技企业,为什么会有这种居安思危的想法?你是怎么判断一个产业的发展趋势的?
刘伟:到了2005年,佳都已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分销企业,但我发现尽管这10年公司的发展规模很大,利润却不高,两百多亿的年营收,只有一两亿利润。背后原因是当时佳都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仅依靠渠道建设优势,在货物一进一出之间赚取贸易利润,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缺少主动定价权。
至此,我觉得靠模式的创新已不能带领佳都进行可持续发展,佳都是时候要向科技型企业转变了,于是我们壮士断腕,果断寻求转型,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变。
企业家对于产业的发展趋势判断和战略规划,应该和国家经济发展脉络相契合。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全面发展,朝着城市现代化迈进,而人工智能将在城市精细化和智慧化建设和治理中正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
时代周报:转型最初,尤其是技术引进时期,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怎么去克服?
刘伟:2008年,广州地铁三号线项目实施时,由于部分技术仍需要从外方引进,对方为防止技术外流,宁可专门派人坐飞机从国外来到项目现场作业。
佳都如何突破重围?我们给出的回答是:埋头苦干,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坚定地信奉长期主义。
为增强研发能力,佳都启动了3*3年(以3年为一个周期,9年实现转型)的战略转型滚动发展计划,大力引进科研人才,进行自主核心技术研发。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到技术研发中去,通过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一步步实现了技术沉淀、积累和原创,寻找着属于佳都的机遇,等待着迎接成功的“临门一脚”。
在经历四年少有问津的寂寞面壁后,佳都科技终于收到第一张地铁订单——广州地铁4号线自动票检系统。
2009年开始,各地地铁智能化系统的订单也纷至沓来,佳都科技掌握的综合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通信系统、站台门系统核心技术有了施展的舞台,成为当时乃至现在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掌握智慧地铁四大核心系统并具备集成交付实施建设能力的中国企业。
近年来,佳都科技开展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的智能轨道交通产品关键技术研究,创新推出“智慧车站”“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等新一代智慧轨交产品及解决方案。截至2022年5月,全国近50个城市开通了地铁,佳都科技的智能轨道交通技术产品覆盖了全国30多个城市,智能技术设备的国产化率高达95%以上,而成本只需进口的一半。
与时代同频发展
时代周报:你平时如何带团队,管理诀窍有哪些?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保守型还是拓展型的领导者?
刘伟:在不确定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前瞻性和对未来的洞见力,能够洞察趋势和先机,确保企业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上。面对顶层设计和产业发展现状,定位必须是清晰的,路线必须是明确的,这些都需要领导着及时决策,敢于拍板,带领团队保持战略定力。
最近两年,佳都进行了组织机制的自我变革和创新,作为一名企业的领航者,必须带领大家坚定信念,从自我变革的阵痛中走出来,形成持续奋斗,协调作战的能力。
时代周报:佳都在人才方面是怎么做的?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大概有多少,主要集中用在哪些方面?
人才和技术是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体两面,是一家企业真正的“护城河”。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佳都的核心竞争力正是来源于其对人才的重视和投入。
佳都科技70%的员工为科技研发人员,近年来,不断加大关键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研发支出保持每年近50%的增长。
除自主研发之外,佳都还与有想法的生态伙伴联手,做大做强人工智能产业。2015年,佳都科技作为天使投与周曦博士共同创办计算机视觉独角兽云从科技,与其联合开展计算机视觉的深度应用,取得巨大突破。今年5月,云从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
此外,公司还先后投资方纬科技、千视通科技、睿帆科技、思必驰、奥比中光等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AI公司,通过资本和技术平台的融合,打造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力强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
时代周报:近年来,除AI四小龙之一的云从科技,公司投资收购的公司还包括方纬科技、千视通等,公司在投资布局方面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刘伟:佳都一直以来通过内生增长、外延扩张的方式不断完善公司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培育了多家“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这些公司强在技术、人才,弱在市场、落地,这恰好是佳都的强项,通过投资实现优势互补,是很好的发展方式。
目前,佳都已聚集近150家产业链企业,供应链伙伴超2500家。
时代周报:目前,佳都重点布局的是智慧轨道交通、智慧城市交通主赛道,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两大主要应用场景,公司选择进入一个行业的标准是什么?目前还在开拓哪些领域?
刘伟:企业发展要与国家同频,企业发展规划也应该与国家对行业的发展政策高度契合。佳都换道智能科技领域,就是基于信息产业向智能产业的变迁已经到来这一判断,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国产化、智能化、产业化的浪潮已经到来,佳都不能错过这波浪潮和机遇。
目前,基于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视觉、数字孪生和数据科学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佳都科技形成各类数字平台和智慧终端产品,重点布局智慧轨道交通、智慧城市交通主赛道,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两大主要应用场景,持续夯实企业数字化升级基础业务。
其中,数字孪生是公司大力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通过建设虚实交融的三维数字空间和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训练,精确还原城市各场景的真实运行状态,实现“元宇宙”下的城市空间“智”治,打造自主决策、自动运行的数字化系统,全面提高生产和协作效率。
提前布局元宇宙
时代周报:佳都为什么对元宇宙饶有兴致?请介绍一下你对元宇宙的理解。
刘伟:站在技术角度,元宇宙是过去十年各种前沿技术成熟之后相互融合的必然结果,它是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是一个高度数字化的虚实融合、虚实互动的新世界,是一个与真实世界同步、甚至超越真实世界的数字空间。
时代周报:佳都会如何结合元宇宙去落地自己的业务?目前,很多公司都对元宇宙业务做出了相关布局,相较之下,佳都的优势是什么?
刘伟:随着5G、云计算、AI、大数据、互联网的成熟,元宇宙迎来爆发,首先在游戏、娱乐、社交方面产生了一些应用,如虚拟人、元宇宙办公等。但我认为更广大的落地场景是在B端和G端领域。
佳都早在2019年佳都就开始着手布局,特别是在数字孪生这一元宇宙的关键技术方面,已经拥有完整的技术、产品和业务实践。
例如,在城市交通和轨道交通领域,佳都自主研发的IDPS城市交通大脑,通过对全城的交通进行实时孪生计算,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交通孪生体”里面运用全量数据进行交通策略计算,实现最优的智慧交通治理。
大城市要不要“限牌”和“限外”,交通组织要怎么优化,有哪些不安全的“网约车”,都可以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交通指挥也可以很“聪明”,比如在安徽宣城,交通指挥系统可以让自动开通救护车“一路绿灯”模式,随机情况下连续N个路口不停车通过,为生命救援打开绿色通道。
时代周报:目前来看,元宇宙离人们理想的状态还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差距,你怎么看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佳都在布局元宇宙的过程中如何克服技术难题?
刘伟:元宇宙目前处在类似于2007-2008年移动互联网的阶段。从技术成熟度看,VR、AR硬件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达到规模普及的“临界点”,5G高速网络建设初具规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这几年也已经在各行业普及,元宇宙应用爆发的几个关键技术基础已经具备。
从应用成熟度看,数字孪生、数字原生、虚实结合的行业数字化应用已经在城市治理和工业的部分场景落地使用,并形成明显的生产力提升,已经度过0-1,进入1-10的发展阶段。
元宇宙的关键技术是数字孪生和智能仿真。数字孪生是未来佳都重点投入的新技术赛道。未来我们通过打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孪生核心技术开放平台,涵盖三维数字化及智能仿真关键技术、工业级数据采集分析关键技术、一站式数据治理平台、计算机视觉和生物识别感知智能技术等,力图实现公司在数字孪生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和领先。
在智能仿真领域,我们和中国移动(600941)、抖音集团、阿里巴巴等巨头一起,战略投资了3D引擎开发商Unity中国,实现对城市、车站、工厂、设备等物理实体进行仿真建模,为数据和应用运行搭建虚拟数字空间,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数字孪生基础技术和产品应用上的领先优势。